本站組織 于2020年06月24日發起 報名已截止報名已截止
活動名額 | 活動費用 | 在線繳費 |
---|---|---|
10 | 人均6800元 | 積分 |
- 活動地址
- 活動時間2020年08月13日
- 活動團長ljb報名參加
地一眼地學旅行 · 中國少年營 · 看海南
2020年8月13日-19日
《中國國家地理》2013年1月刊海南專輯(上)
《中國國家地理》2013年2月刊海南專輯(下)
本站活動由“地一眼地學旅行和中國國家地理科學考察部”聯合組織。在本站活動中,我們將探訪瓊北火山群,尋找火山留下的地質印記,考察火山錐、熔巖隧道、火山海岸等奇異壯美的地貌景觀;來到東寨港紅樹林保護區,與科研人員一起,探索紅樹林生存實驗,重塑海上森林;走進海南千年漁港——潭門,探訪曾連續開發西沙、南沙諸島的潭門漁民,考察久遠的耕海文化;在中國保存最完好的熱帶雨林——鸚哥嶺,感受雨林夜晚的動物狂歡,探索豐沛自然。
來到大田自然保護區,探訪海南特有物種——坡鹿,聽保育工作者講述的坡鹿劫難重生的故事;考察洋浦千年古鹽田,了解獨到的日曬制鹽法,探討鹽從哪里來;在文昌,探秘我國的低緯度航天發射場,了解“如何利用低緯度優勢與地球自轉,提高火箭的運載能力”;在儋州,我們將走進熱帶植物王國,了解全球熱帶作物,認識世界珍稀熱帶植物;在昌化江流域,我們將見證中國唯一的熱帶草原和熱帶沙漠,領略別樣的海南風貌。
活動時間:2020年8月13日-19日(7天)
活動地點:?冢/解散)、文昌、潭門、鸚哥嶺、儋州、東方、洋浦
活動費用:6800元/人
活動組織方:地一眼地學旅行&中國國家地理科學考察部
活動形式:青少年單飛或親子(限9-16歲),隊伍由地一眼地學旅行和中國國家地理科考領隊、專家、指導老師、來自全國的小隊員及家長組成
01、瓊北火山:抒寫萬年傳奇
有人說在海南的儋州和文昌間畫一條直線,這條線北邊全部的區域都是火山噴發而形成的。在海南島上火山熔巖分布占了全島總面積的十分之一。
海南島北部火山巖屬于雷瓊火山巖的南帶,分布面積約有4000平方公里,通常稱之為“瓊北火山群”。
馬鞍嶺火山是瓊北諸多火山中最引人矚目的一個
位于海南省?谑行阌^永興以南的羅京盤火山
這些火山造就了火山錐、熔巖隧道、火山海岸等奇異壯美的地貌景觀,也形成了火山村落中綿延千年的獨特文化和生活習慣,讓我們追尋著火山留下的印記,探尋這些發生在瓊北大地上的火山傳奇。
熔巖流表里冷凝速度不一致形成的火山熔巖隧道
02、東寨港:重塑海上森林
東寨港沿岸的淤泥質灘涂上生長著大片大片的紅樹林
海南島岸線長1823公里,有大小港灣84處,灘涂面積大。海南島東北部的東寨港是省內最大的紅樹林分布區,西部沿海多為沙岸和巖岸,紅樹林面積較小。
海南島地處熱帶北緣,是我國紅樹林主要分布地之一
這片生機盎然的紅樹林分布區在400多年前還是陸地,因為一場瓊州大地震“桑田變滄!,成為富饒的港灣,孕育了我國“最典型、最具代表性、資源最豐富、紅樹植物種類最多”的紅樹林。
東寨港紅樹林
伴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和當地人為干擾,海南省?谑忻捞m區與文昌市交界處的東寨港紅樹林面臨著種種生存困境。所幸,2000年以來,這里逐漸成為國內紅樹林研究的前沿地帶,紅樹林的重塑在這里漸次展開。
東寨港
在海南東寨港,人們嘗試進行了各種各樣的紅樹林生存實驗,什么樣的地方能種紅樹林?種紅樹林有多難?紅樹林生態恢復的理念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帶著這些疑問,讓我們跟隨研究者去東寨港一探究竟。
03、潭門鎮:沒有它就沒有南海文明
海南有個潭門鎮,這是海南的光榮。如果沒有潭門鎮,就很難說海南具有海洋文明精神。在《更路簿》的指引下,潭門鎮漁民為中國拉回了西沙、中沙、南沙三大群島。
潭門鎮地理位置
他們是“兩棲動物”:潭門鎮是他們在陸地上的家,三沙是他們在海上的家。他們是珊瑚礁上的居民,沒有這些居民,三沙市的居民從哪里來?沒有潭門鎮,就沒有三沙市。
潭門漁港
他們的祖先自宋代便開始前往三沙捕撈海珍品,但這些海珍品如今成了海洋珍稀物種,潭門鎮漁民則成了環保人士的批判對象,他們從祖先那里繼承下來的生存方式受到了挑戰。潭門鎮還有未來嗎?讓我們一起去尋找答案……
南海的水下有一群“海男”,他們來自潭門
04、鸚哥嶺:熱帶雨林里的動物狂歡
云霧繚繞的鸚哥嶺
鸚哥嶺雨林中的黎族村落
鸚哥嶺自然保護區位于瓊中西南部,是海南三大山脈之一黎母嶺的重要分脈。最高峰鸚嘴峰海拔1811米,是海南第二高峰,因型似鸚嘴,氣勢磅礴而得名。地處亞熱帶與熱帶的交匯處,鸚哥嶺是中國境內最新發現的原始熱帶雨林,也是全球最具特色的保護區之一。
鸚哥嶺常見的變色樹蜥
雨林中被真菌感染的的“僵尸蛾”
無論從物種、生態系統和景觀的多樣性來看,還是從不同層次多樣性的保護價值來看,鸚哥嶺地區都具有很強的熱帶雨林的特有性、代表性和典型性。
雨林中的夜晚生機勃勃
雨林植物野外實踐
走進濃密幽深的雨林,體驗豐富的自然實踐課,包括昆蟲的鑒定、雨林夜探、植物認知、黎族村落調研等課題。
05、東方:坡鹿在這里劫難重生
坡鹿是海南獨有的鹿,也是我國17種鹿類動物中最珍貴的一種。20多年前,坡鹿險些從世界上消失,它們最少的時候只剩下44頭!
海南特有的鹿——坡鹿
經過多年的保護,目前坡鹿的數量已經恢復到了1000多頭,一個行將滅絕物種又重新恢復了生機。
海南目前有坡鹿的保護區
這次我們將來到大田自然保護區,探訪劫難重生的坡鹿,聽聽工作者講述的坡鹿的故事。
大田保護區是目前坡鹿最主要的棲息地
06、洋浦千年古鹽田:解密鹽從哪里來
洋浦古鹽田的曬鹽槽
海南省儋州市洋浦鹽田村是赫赫有名的村莊,其聞名是由于今日鹽田村人仍在沿襲古法日曬海鹽,日曬海鹽迄今已千余年。這些規模宏大的硯臺狀的曬鹽槽是明朝留下來的,是活的文物,見證著鹽田村的曬鹽歷史。
洋浦古鹽田優越的地理位置
海南洋浦鹽田的鹽雖然屬于海鹽,但它的制作過程卻并非大家所熟知的煮海為鹽,而是充分利用了當地優越的自然條件——充足的陽光與得天獨厚的玄武巖,從而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日光曬鹽。
07、探尋海南的沙漠和草原
多雨、濕熱、沙灘、雨林是海南留給我們的傳統印象。然而,海島西部的昌化江流域有一塊常年高溫、氣候干燥的半干旱區域。
昌化江口:一半是海水,一半是沙漠
這里曾經廣布稀樹草原,濱海區域甚至出現了一條狹長的熱帶沙漠帶,是我國唯一可以看到熱帶草原、沙漠的地區。這一次,我們將帶大家去領略獨特的島西風情。
08、儋州:世界熱帶植物的露天博物館
坐落在海南儋州市兩院的儋州熱帶植物園,是中國熱帶農業科學研究院和前華南熱帶農業大學的植物標本園。在這里,有引進自40多個國家的共1000多種珍稀熱帶植物,是中國熱帶植物資源的寶庫,也是世界熱帶作物資源的縮影。
01、書本無法抵達的鮮活知識
孩子們將在學科權威導師的引領下,實地進行科學考察,獲得書本無法觸達的鮮活知識,增強獨立思考、科學發現、文化認知等多種能力,在活動中“贏”得自我成長。我們堅信,“懂得中國的孩子更強大”。
下面以剛剛結束的2020年寒假西沙群島少年科考營為例,簡述孩子們是如何讀“無字之書”的。
南海郵輪大副指導孩子們理解郵輪的操作
孩子們以小組為單位,調查鸚哥嶺中黎族村落的釀酒小作坊
老師帶孩子們認識海南的重要經濟林木——橡膠
考古學老師指導孩子們辨識西沙群島附近遺留的古代碎瓷片
獨立識別西沙群島銀嶼島的潮間帶生物
孩子們獨立走訪西沙群島的漁民,了解悠久的耕海歷史
02、課題研究、考察報告、獲得榮譽
孩子們將在考察過程中整理分析繁雜的數據與現象,挖掘背后隱藏的科學意義,完成課題的同時,生成全面的科考報告,獲得《中國國家地理》頒發的“跟中國國家地理看海南”榮譽證書和榮譽獎牌。
在老師的指導下,孩子們商討課題匯報方案
往期活動證書
往期活動勛章
D1-8月13日
?诩希▎物w青少年全天安排接機)
當晚進行開營儀式和活動說明會,分配活動課題并討論方案。
D2-8月14日
?凇偙被鹕饺骸獤|寨港
探訪瓊北火山群,尋找火山留下的地質印記,考察火山錐、熔巖隧道、火山海岸等奇異壯美的地貌景觀,感受火山村落中綿延千年的獨特文化和生活習慣;
在東寨港紅樹林保護區,與科研人員一起,探索紅樹林繁育和生存實驗,重塑海上森林。
D3-8月15日
東寨港——文昌——潭門
來到文昌,探秘我國的低緯度航天發射場,了解“科學家如何利用低緯度優勢與地球自轉,提高火箭的運載能力”;
走進海南千年漁港——潭門,探訪曾連續開發西沙、南沙諸島的潭門漁民,考察久遠的耕海文化,體驗趕海等漁家生活。
D4-8月16日
潭門——鸚哥嶺
在中國保存最完好的熱帶雨林——鸚哥嶺,開展徒步和夜探,感受雨林之夜的動物狂歡;
走訪當地的黎族村寨,考察雨林居民的生存之道。
D5-8月17日
鸚哥嶺——儋州——昌化江——東方
在儋州,我們將走進熱帶植物王國,了解全球熱帶作物,認識世界珍稀熱帶植物;
在昌化江流域,我們考察中國唯一的熱帶草原和熱帶沙漠,領略別樣的海南風貌。
D6-8月18日
東方——洋浦——?
來到大田自然保護區,探訪海南特有物種——坡鹿,聽保育工作者講述的坡鹿劫難重生的故事;
考察洋浦千年古鹽田,了解獨特的日曬制鹽法,探討鹽從哪里來;
返回?,晚上進行分小組課題匯報和歡送晚宴,并頒發證書和榮譽勛章。
D7-8月19日
?诮馍ⅲ▎物w青少年全天安排送機)
活動費用:6800元/人
費用包含:活動中全程交通、學科老師指導、餐飲食宿、課程、門票、后勤保障、公用裝備、保險等;
費用不含:往返?诘拇蠼煌
報名方式
咨詢電話: 風馬 15902985210(微信同號)
歡迎廣大青少年及家長來電咨詢、交流!
優惠說明:2人及以上共同報名,享9.8折優惠!
文字|劉洋
編輯|之秋
以上圖片攝影師 | 蒙傳雄、李幸璜、蔣聚榮、石懷遜、宋國強、伍大偉、宋舉蒲、陳遠明、黃慶優、姜恩宇、阿寺、劉玉拴、鸚哥嶺保護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