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發布信息
當前位置:首頁 > 行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聚焦主責主業 | 地質先行,硒資源變產業正當時

  • 2022-01-20 12:22:04
  • 來源:河北省地質局
  • 0
  • 0
  • 添加收藏

聚焦主責主業

 

“如果能發展富硒產業,對于村民來說肯定是一件好事,我們的腰包就能鼓一鼓了。” 藁城區南營村村民王京坡看到報紙上的報道如是說。

彼時,燕趙都市報、長城網等媒體相繼報道了河北省地質調查院通過多目標區域地球化學調查,首次發現了我省大面積富硒土壤帶這一振奮人心的消息,常年在富硒帶耕作上的村民們得知后喜笑顏開,盼望著富硒農產品能讓他們的腰包鼓起來。
 

地質調查開辟農業“硒”望之路

 

硒是一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通過生物強化技術或其他生物工程技術生產出含有硒等有益微量元素的農產品,滿足人體健康需要,稱之為功能農業。自趙其國院士提出這一概念以來,功能農業在“十三五”期間得到了快速發展。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肯定了其在農業供給側改革中的作用,2019年寫入國務院鄉村振興文件,2020年寫入農業農村部鄉村產業規劃,被認為是繼高產農業、綠色農業之后,農業發展的第三個發展階段。

據悉,我國有72%土地缺硒,東北到西南呈馬鞍形缺硒,而河北省恰巧位于一條天然富硒土壤帶上,這為發展富硒功能農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河北省十分珍惜富硒土地資源稟賦,高度重視功能農業產業發展,石家莊、邢臺、承德等地以富硒農業為代表的功能農業逐漸起步,富硒農產品產生的附加價值日益凸顯。已有藁城、柏鄉和圍場入選“全國硒資源變硒產業十佳地區”,“河北順平金線河現代農業園區天然富硒地塊”入選中國地質學會首批天然富硒土地名單。

富硒面粉、富硒大米、富硒雞蛋、富硒黑豬肉、富硒花生、富硒馬鈴薯、富硒蘋果……富硒產品走俏市場。

這一切,都要從地調院進行的農業地質調查開始說起。

聚焦主責主業

 

圈定富硒土壤資源是開發天然富硒農產品、發展富硒功能農業的先決條件。

地調院院長李勝利表示“河北省富硒土地呈帶狀分布,富硒區土壤環境質量優良,種植的農產品也富硒,為富硒功能農業選區提供了堅實基礎。”

2004-2018年,地調院歷時15年完成了在全省主要農耕區開展的1:25萬農業地質調查工作,涉及面積13.82萬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積的73.2%。值得一提的是,調查首次發現我省擁有6200平方公里富硒土地(≥0.3mg/kg),主要分布于石家莊、邢臺、邯鄲、唐山和沽源等地。其中,符合綠色食品產地要求且可開發的富硒耕地面積占全省耕地面積的2.68%,居全國第6位,天然富硒農產品的樣品比率為70%以上。

“在我國普遍缺硒的北方地區,能有如此大片能夠開發的富硒土壤,實屬珍貴,我省開發富硒農產品的潛力巨大。”時任地調院農業地質所所長馬忠社說。

我省有了自己的富硒土地地方標準

聚焦主責主業

 

產業要發展,標準需先行。強化標準研制是推動富硒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

2020年11月12日,河北省地方標準《富硒土地判定指標要求(送審稿)》評審會現場,河北省首部富硒土地標準正接受著審議,專家組從標準規范的角度逐字逐句對標準內容進行了推敲。

時間閃回到2019年6月。

那時,富硒功能農業發展勢頭強勁,而我國尚無相關的國家或行業標準。河南、陜西等省份制定了富硒土壤地方標準?紤]到氣候、地質、地貌、土壤理化條件等環境因素的差異,對富硒土地的界定值各地會有所不同。

面對我省大面積天然富硒土地資源,缺乏健全的劃定標準,就無法進一步對其進行準確圈定,導致富硒土地開發規模有限,無法發揮出原本的經濟效益。因此,河北省富硒功能農業產業的發展亟需一部針對省內具體情況的富硒土地地方標準。

于是,地調院會同地質實驗測試中心向省自然資源廳提出制定河北省富硒土地標準。省自然資源廳同意后報河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審批。同年9月,“河北省富硒土地標準”編制項目獲批。

聚焦主責主業

 

標準制定編制組通過查閱大量資料、整理分析調查數據對標準草案進行起草。經過5次大型研討以及不計其數的小范圍討論,編制組對數據采集范圍、標準值的確定、標準草案內容等關鍵性問題進行了一一攻克,并主要采取函審形式向省內外有關專家征求意見,共收到了來自地質、農業、標準制定等行業專家的70條意見。

2021年1月29日,河北省《天然富硒土地判定要求》正式實施。該標準為全省初步發現的900萬畝的富硒土地的確認提供了標準依據,為各級政府合理開發利用富硒土地資源提供了科學技術支撐,為我省富硒農業產業的大規模發展提供了基地保障。

聚焦主責主業

 

標準發布消息一經河北日報客戶端刊登,便受到了廣泛的關注,閱讀量超13萬次。就此,河北省有了屬于自己的富硒土地地方標準,富硒產業有標準可依,向著高質量發展邁進。

價高的富硒產品為啥銷量也“高”

聚焦主責主業

 

“我省富硒區土壤環境質量優良,在堿性土壤環境下硒活性高,富硒區位于大宗糧食作物(小麥、玉米)主產區, 農產品富硒率較高且無重金屬污染,富硒土地利用具有可持續性,富硒富鋅伴生且具有開展雙重(多重潛力)功能性農產品的獨特條件,硒資源變硒產業的優勢條件可謂極為充足,在國內幾乎獨一無二。”2021年4月,首屆京津冀功能農業發展大會在邢臺召開,地質調查院總工程師張秀芝做“河北硒資源變硒產業演講”時介紹。

這是地調院助力鄉村振興,積極推動我省硒資源變硒產業一個縮影。

協辦邢臺市功能農業產業發展推進研討會與欒城區富硒土地資源利用助力鄉村振興推介會,參與《河北省2021年功能農業產業發展推進方案》,組織世界標準日富硒土地標準推廣活動、協助藁城區、柏鄉縣等富硒區申報全國天然富硒土地……在把我省功能農業產業做大、做事、做優、做強的道路上,農業地質調查一直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自2004年地調院啟動農業地質調查工作以來,屢創佳績,已成為我院支柱產業、品牌產業,對助力功能農業發展、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具有很強的支撐作用和現實意義。”地調院黨委書記劉國強表示。

就在不久前,地質調查成果轉化頻傳佳績,農業地質調查成果標識牌“藁城天然富硒土地”在藁城揭牌,劃定藁城區富硒農用地31萬余畝;農業地質成果轉化基地在欒城區天亮合作社揭牌。

聚焦主責主業

 

“盡管我們新生產的富硒面粉每公斤比一般面粉高出4塊錢,但銷量仍然特別好!”天亮合作社董事長趙軍海對地質調查成果進行了充分肯定,“地調院的農業地質調查成果,為科學開發利用富硒土地資源和功能農業發展安裝了“地質引擎”,極大的提升了農產品附加值,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人民增效加上了硒望的翅膀”。

建立富硒土地地方標準、摸清富硒富鋅資源底數、因地制宜篩選功能性農產品、助推天然富硒土地認定,“農業+地質”模式持續發力,對發展功能農業產業起著基礎支撐作用,在種植結構調整、產業園區規劃方面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聚焦主責主業

 

一幅產業興、農業旺、農民富的美麗畫卷正在農業地質調查基礎支撐的描繪下徐徐展開。

硒資源變產業正當時,我們還有很長的路可以走,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賦能鄉村振興,地質工作者一直都在。

供稿:地調院

以上內容來源于:河北省地質局

自定義HTML內容
91av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