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發布信息
當前位置:首頁 > 行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2021年陜西省地質找礦成果通報》發布

  • 2022-03-25 18:02:43
  • 來源:陜西自然資源
  • 作者:廳勘查處
  • 0
  • 0
  • 添加收藏

日前,陜西省自然資源廳印制發布《2021年陜西省地質找礦成果通報》!锻▓蟆废到y梳理了2021年全省地質找礦工作主要亮點、工作進展情況和省級地勘基金組織實施情況。2021年形成中型以上規模礦產地12處,完成年度計劃的240%;主要礦產新增資源量估算潛在經濟價值388億元,完成計劃的129%,礦產資源保障能力進一步提高。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全省自然資源系統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和自然資源部的有力指導下,將保障國家能源資源安全作為首要任務,按照開展戰略性礦產找礦行動的部署,充分發揮各級政府部門行政推動作用,發揮和調動地勘單位的找礦主力軍作用和找礦積極性,突出地勘基金的引領作用,統籌各類資金形成規模投入,找礦突破戰略行動順利推進,取得了良好的找礦效果。

一是地勘基金地質找礦成果顯著

鳳縣馬蹄溝金礦累計獲得金資源量32.6噸,達到大型金礦床規模。商州區—洛南縣蟒嶺地區累計估算稀有金屬資源量10.16萬噸,達到大型礦床規模。秦嶺造山帶陜西段首次發現鈷鎳礦新類型(鈉長角礫巖型鈷鎳礦),可望形成鈷鎳礦和獨立的鈷礦床,提高了鈷礦找礦空間。

二是支持鄉村振興戰略初見成效

白河縣構扒鎮圈定輝綠巖礦體,探獲礦石量2216.6萬方,達到大型礦床規模,安康盆地首次發現具有較高醫療價值的地熱水,紫陽雙安一帶發現富鍶、硒礦泉水礦點,寶雞市陳倉區馮家山地區首次發現紅玉髓礦,初步估算潛在資源4.76萬噸,以上均為地方政府招商引資和鄉村振興特色產業發展提供了資源保障。

三是探索形成深部找礦的“陜西模式”

在小秦嶺、鎮安西部等地區,深部勘查成礦預測及新方法、新技術有效性研究初見成效。通過深部找礦示范項目,對重點礦集區實施大比例尺航磁、重力掃面,對重點地段綜合物探剖面解析,對重點異常進行鉆孔驗證,運用科技創新助推深部找礦。

2022年,陜西省自然資源廳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的《戰略性礦產找礦行動綱要(2021-2035年)》,把提升能源資源安全保障能力作為重大使命,堅持“政府引導、企業跟進、財政示范、市場突破”的基本思路,充分發揮地勘基金的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作用和降低市場風險的引領作用,加大地質調查工作服務生態文明建設力度,統籌部署“強基礎、重示范、帶市場、求突破”地質找礦工作,為譜寫陜西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提供有力支撐。

供稿:廳勘查處

以上內容來源于:陜西自然資源

自定義HTML內容
91av在线